您的位置:NUSRI > 新闻动态 > 新闻

新国大苏研院BLOCK71 Suzhou企业风采 | 中星拟景:XR虚拟仿真教学体系打造超时空课堂


计算机与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虚拟现实(VR)、扩展现实(XR)等沉浸式科技的出现。这些尖端技术逐渐深入到众多行业,将人们的活动时空从自然平台向数字化平台发展。在此背景下,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以下简称“新国大苏研院”)在孵企业-苏州中星拟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星拟景”)专注于教育领域,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到医学大健康和智慧养老培训领域,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大健康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深度赋能。


中星拟景虚拟仿真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实训平台


中星拟景于2016年正式成立于苏州工业园区,并在新国大苏研院BLOCK71 Suzhou落地孵化。凭借具有丰富经验的国际化研发团队及前沿的创新专利及技术,公司致力于虚拟仿真技术和教育信息化融合产品的研发。截至2023年,中星拟景推出的智慧教室整体方案成功落地新加坡及中国等地区,深入参与高校的智慧健康养老专业建设,为各级政府、学校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共建现代产业学院。


超时空教育课堂,创造全新的学习体验

医学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学科内容,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医护人才的重要使命。当下,在医学护理、临床模拟实践教学中,可能存在着实验标本不足、成本高、临床案例稀缺、人体模型无反馈、时间场地受限等问题。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可以模拟临床实践、患者管理、诊断和治疗等医学服务过程,在安全、可控以及强实践性的学习环境中,使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真实操作和决策,并获得即时反馈和指导。这种先进设备与虚拟场景巧妙地融合,为医疗教育行业创新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中星拟景心理照护虚拟仿真实训室


基于此,中星拟景面向智慧养老和医学大健康等产业,运用独特的教辅系统相关专利技术,结合虚拟仿真实训与专业课程,打造适用于中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医学学生戴上配套设备便可成为一名虚拟医学工作人员,在超时空的环境里沉浸式体验养老及医学相关专业知识,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中星拟景养老机构运用与管理模拟训练系统


中星拟景所开发的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包含了养老服务流程模拟、养老设施规划与设计、养老服务管理模拟、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等全流程养老专业教育相关内容,助力院校完善培训体系。此外,实训平台还与医学专业教育相结合,配备了以核磁共振、CT 等医学影像数据为基础的智能系统及虚拟仿真人体解剖学等医学教育软件,并融合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如临床穿刺模拟训练系统、虚拟腹腔镜手术训练系统等亚毫米级的手术导航,构建了逼真的训练场景和仿真病人,利用三维动画、文字、图片等交互方式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流程进行练习。


中星拟景虚拟仿真失能失智老人照护软件


这种结合数字和现实的虚拟仿真实训打破了时空界限,为医学学生提供了一个沉浸式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医护知识、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增强处理实际病例的能力。目前中星拟景已开发出多种不同的实训场景,全方位构建临床实践及康养护理操作技能训练的教学平台,持续探索并努力打造优质的现代化模拟实训中心,致力于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降低教学成本和提高教育质量。


产研深度融合,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


虚拟仿真实训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方法不仅拓展了传统教学的边界,还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推动着教育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依托新国大苏研院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中星拟景已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现代高科技企业,目前拥有各类专利30余项并联合一流高校和龙头康养产业机构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2023年,中星拟景连续获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在虚拟仿真技术和教育信息化融合产品研发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未来,中星拟景将继续深耕医学大健康和智慧养老教学等领域进行升级研发,拓宽产品应用与业务范围,积极打造集教学、实训、培训、科研、竞赛、科普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为推动行业发展作出贡献。


中星拟景虚拟仿真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实训平台


中星拟景CEO张乐谦表示:“得益于新国大苏研院BLOCK71 Suzhou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我们选择将企业落地苏州并选择在研究院进行孵化。研究院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系统化的指导,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进而不断拓展市场。未来希望我们的产品可以更广泛地应用到教育行业中,助力医疗大健康等专业教育的数字化发展。” 


新国大苏研院技术产业发展中心致力于推动中新两国科技与产业的双向交流,聚焦研究院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发展,加速与地方产业需求强关联的高科技初创企业落地,为其提供国际顶尖的科研支持、优质完善的孵化服务。通过搭建全球顶尖科技与产业对接交流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推动技术创新及地方经济发展。目前,中心已孵化90余家高科技初创企业,总融资超27亿人民币,帮助30余家企业申请到各级创新人才称号。